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奶牛秸稈飼料的化學處理技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9-24
核心提示:用氫氧化鈉、氨、石灰、尿素等堿性化合物處理秸稈可以打開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之間的對堿不穩(wěn)定的酯鏈,溶解半纖維素和一部分木質素,使纖維素膨脹,從而使瘤胃液易于滲入。
      用氫氧化鈉、氨、石灰、尿素等堿性化合物處理秸稈可以打開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質素之間的對堿不穩(wěn)定的酯鏈,溶解半纖維素和一部分木質素,使纖維素膨脹,從而使瘤胃液易于滲入。強堿,如氫氧化鈉可以使多達50%的木質素水解;瘜W處理不僅可以提高秸稈的消化率,而且能夠改進適口性,增加采食量。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是堿化法和氨化法。

一、秸稈的堿化處理。堿化處理是用堿溶液處理秸稈,使植物細胞壁變得松散,易被消化液滲透,秸稈經堿化處理粗纖維消化率可提高到50%以上,同時增加采食量20%~45%。

  1、氫氧化鈉液處理法。100千克切碎秸稈,用6千克1.6%的氫氧化鈉溶液均勻噴灑,堆放6~7小時后在清水里淘洗一遍,洗去余堿,制成餅塊,分次飼喂。秸稈經堿化處理后,有機物質的消化率由原來的42.4%提高到62.8%,粗纖維的消化率由原來的53.5%提高到76.4%。

  2、石灰液處理法:用100千克切碎的秸稈,加3千克生石灰或4千克的熟石灰,食鹽0.5~1千克,水200~250升,浸泡12小時或1晝夜,撈出晾24小時即可飼喂,不必沖洗。

二、秸稈的氧化處理。秸稈的氨化處理是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顯著的粗飼料加工方法之一。氨化的原理是利用氨溶于水中形成強堿氫氧化銨,使秸稈軟化,秸稈內部木質化纖維膨脹,提高秸稈的通透性,便子消化酶與之接觸,因而有助于纖維素的消化;氨與秸稈有機物產生作用,生成銨鹽和絡合物,使秸稈的粗蛋白質從4% 提高到8%以上,從而大大改進飼料秸稈的營養(yǎng)價值。秸稈氨化后可提高消化率20%左右,采食量也相應提高20%左右,其適口性和奶牛的采食速度也能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總營養(yǎng)價值可提高1倍,達到0.4~0.5個飼料單位,電即l千克氨化秸稈相當于0.4~0.5千克燕麥的營養(yǎng)價值。正是由于秸稈氫化具有上述優(yōu)點,故此項技術在國內外反芻家畜養(yǎng)殖業(yè)中得以迅速推廣。秸稈氨化處理因采用的氮源不同而又有以下3種不同的方法。

  1、液氨氨化法。將切碎的秸稈噴入適量水分,使其含水量達到15%~20%,混勻堆垛。在長軸的中心埋入一根帶孔的硬塑料管,以便通氨。用塑料薄膜覆蓋嚴密,然后按秸稈重量的 3%通入無水氨。處理結束,抽出塑料管,堵嚴。密封的時間以環(huán)境溫度的不同而異,氣溫為20℃時為2~4周。揭封后曬干,氨味自行消失,然后粉碎飼喂。

  2、尿素氨化法。由于秸稈中有尿素酶,將尿素或碳酸氫銨與秸稈貯存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能分解出氨。所以使用尿素或碳酸氫銨處理秸稈,均能獲得近似氨的效果。方法是按秸稈重量的3%加進尿素。將5千克尿素溶解在60升水中均勻地噴灑到100千克秸稈上,逐層堆放,用塑料膜覆蓋。也可利用地窖進行氫化處理切碎了的農作物秸稈,具體方法同液氨處理,只是時間稍長一些。在尿素短缺的地方,用碳酸氫銨也可進行秸稈氨化處理,方法與尿素氨化法相同。只是由于碳酸氫銨含氮量較低,為17%,其用量須酌情增加。

  3、氨水氨化法。預先準備好裝秸稈原料的容器(窖、池或塔等),將切短的秸稈邊往容器中裝填,邊按秸稈重1:1的比飼往容器中均勻噴灑3%濃度的氨水(濃度為5%時,每100千克干秸稈加氨水41升)。裝滿容器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封嚴,在20℃左右氣溫條件下密封2~3周后開啟(夏季約需1周,冬季則要4~8周),將秸稈取出后曬干即可飼喂。

  實踐證明,液氨氨化法和尿素氨化法處理秸稈效果最好,氨水和碳酸氫銨處理的效果稍差。用液氨氨化效果雖然好,但必須使用特殊的高壓容器(氨瓶、氨罐、氨槽車等),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也增加了操作的危險性。相比之下,尿素氨化效果好,操作簡單、安全,也無需任何特殊設備,適合廣大奶牛養(yǎng)殖戶采用。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60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