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火雞的疾病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9-19
核心提示:經常打掃雞舍,搞好清潔衛(wèi)生,欄舍、籠及食飲器具要經常進行消毒,并常喂飲1/10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可起到預防火雞白痢、消化不良等癥,還可預防球蟲病的發(fā)生。此外,還應釘好紗罩、紗窗、紗門,以防蚊防鼠。
        經常打掃雞舍,搞好清潔衛(wèi)生,欄舍、籠及食飲器具要經常進行消毒,并常喂飲1/10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可起到預防火雞白痢、消化不良等癥,還可預防球蟲病的發(fā)生。此外,還應釘好紗罩、紗窗、紗門,以防蚊防鼠。
 
一、黑頭病
 
      [病因] 黑頭病也叫盲腸肝炎,是由原蟲性寄生蟲黑頭組織滴蟲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感染所有周齡火雞,也可感染雞;痣u群患盲腸肝炎,如不嚴加控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小火雞,死亡率可達50-100%,但雞群患病后經治療,大部分可恢復健康。
 
      黑頭組織滴蟲,大部分寄生在盲腸,而被盲腸的寄生蟲,即盲腸蟲所蠶食,通過盲腸蟲的腸壁轉至盲腸蟲的卵巢內增殖,包在盲腸蟲的蟲卵內,隨糞便排出,火雞吃了被污染的飼料或牧草,便被感染。
 
      [癥狀] 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垂翅,糞便中出現干酷狀盲腸塊,糞便黃色水樣。剖檢,盲腸內壁出現小血斑,盲腸腔充滿血色干酪樣物質,盲腸壁增厚,肝組織深部有橢圓形的黃色或黃綠色凹入的病害區(qū),肝臟腫大,有時頭部郁血呈黑色。
 
      [防治] 由于盲腸肝炎是由盲腸蟲傳播的,故在管理上應注意不同周齡火雞分開飼養(yǎng),養(yǎng)過雞的地方,要閑放2年后才能養(yǎng)火雞,火雞不應在同一牧地飼養(yǎng)2年以上,要進行輪牧。6-8周齡開始,在火雞飼料中添加二甲硝噠唑,預防量為萬分之二,治療量萬分之四,或長效磺胺4/5加敵菌凈1/5混合,用萬分之四拌料,服用3天,停5天,再服3天為一療程。
 
二、藍冠病
 
      [病因] 藍冠病又叫小母雞病、新麥病,是由病毒引起,可感染所有周齡火雞,多發(fā)生在母火雞產蛋初期或開產前。初生小火雞得病后,傳染快,死亡率高。成火雞在應激情況下易發(fā)生此病,如濕冷空氣影響等。病原體經飼料、飲水或糞便傳染。
 
      [癥狀] 病火雞明顯脫水和失重,飲水、采食顯著減少,排淡綠色或淡褐色的水痢,體溫不正常,脛部冷感,血液變濃,白細胞增加,肝臟有針頭狀出血點,胰腺呈白堊狀。剖檢,病雞腎有尿酸鹽,漿腹出血,嗉囊和肌胃有腐爛臭味,產蛋雞腸道及其他腹部器官發(fā)現有破裂蛋黃。
 
      [防治] 科學而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是預防本病最好的方法,特別要避免應激反應。稀釋30倍的蜜糖水給雞群飲服,用萬分之一的新霉素或鏈霉素治療。
 
三、霍亂
 
      [病因] 霍亂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傳染病。經污染的飼料、飲水或土壤傳染。
 
      [癥狀] 急性發(fā)生,全群感染病的火雞,不能站立,廢食,頻頻飲水,關節(jié)浮腫,腿部癱瘓,呼吸困難。慢性發(fā)病時,頭部變深藍色,病雞有黃色至綠色下痢,心臟脂肪溝、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腸有針頭大的出血點,肝臟表面有白色大小不等的壞死點。慢性發(fā)病時見雞的面部和肉垂發(fā)生浮腫,并有灼熱感。
 
      [防治] 8-10周齡進行霍亂疫苗肌注,在12-15周齡再注射一次(11-5月可以不注射)。用磺胺咪和磺胺二甲基嘧啶0.1克/公斤的劑量喂服,每天二次,用藥5天。
 
      四、傳染性亞利桑拿癥
 
      傳染性亞利桑拿癥,又叫副大腸桿菌病。
 
      [病因] 由大腸桿菌科細菌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3周齡內的小火雞最易感染,死亡率在15-50%。經過蛋傳染或誤吃了被污染的飼料、飲水或排泄物而傳染。
 
      [癥狀] 沒有特定癥狀,病雞精神萎靡,腹瀉,不愿走動,常用跗關節(jié)蹲伏,行走困難,發(fā)抖,頭有歪扭,一眼或雙眼失明,肛門周圍有糞便沾污。剖檢,肝腫大,呈淡黃色,盲腸內有干酪樣物質,膽囊腫大。
 
      [防治] 種蛋必須經熏煙消毒后再行貯存,定時消毒孵化器具和場地,淘汰帶菌者。在小火雞飼料中加入萬分之二氟呱酸,2-3周有療效。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火雞 疾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67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