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色二孢穗腐病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9-06
核心提示:主要為害果穗。發(fā)病早的果穗苞葉呈蒼白色或稻草色,在吐絲后兩星期內(nèi)染病,果穗變?yōu)榛液稚,整個果穗萎縮或腐爛。重量輕或小的果穗呈直立狀態(tài),這時果穗和內(nèi)苞葉或內(nèi)苞葉之間緊密粘附,菌絲在其間生長繁殖,后期苞葉上、花苞上及籽粒邊緣產(chǎn)生黑色的分生孢子器。
 癥狀

主要為害果穗。發(fā)病早的果穗苞葉呈蒼白色或稻草色,在吐絲后兩星期內(nèi)染病,果穗變?yōu)榛液稚,整個果穗萎縮或腐爛。重量輕或小的果穗呈直立狀態(tài),這時果穗和內(nèi)苞葉或內(nèi)苞葉之間緊密粘附,菌絲在其間生長繁殖,后期苞葉上、花苞上及籽粒邊緣產(chǎn)生黑色的分生孢子器。植株生長后期果穗染病,外表癥狀不明顯。侵染始于果穗基部,從果穗梗處向上擴展。剝開果穗或脫粒時,可發(fā)現(xiàn)籽粒之間長有一層白色的霉菌,其頂部已變色。

主要為害果穗。發(fā)病早的果穗苞葉呈蒼白色或稻草色,在吐絲后兩星期內(nèi)染病,果穗變?yōu)榛液稚,整個果穗萎縮或 ...

病原

Diplodiazeae(Schw.)Lev.稱玉米色二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名D.maydis(Berk.)Sacc.病菌在寄主表皮下產(chǎn)生較密集的黑色球形至扁球形分生孢子器,直徑350—500um。分生抱子淺褐色,圓筒形或橢圓形,具1隔膜,雙胞,大小13—33×3—7(m);在田間,有時可見無色透明的線狀孢子。此外有報道D.macrosporaEarle稱大孢色二飽和D.frumentiE11.etEv.稱干腐色二孢,也可引起類似的病變。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抱子器在帶病種子或秸稈上越冬,翌年產(chǎn)生分生孢子隨風傳播。玉米吐雄時葉鞘較松散,落入葉鞘里的病菌直接或經(jīng)傷口侵入,也可從莖稈基部、不定芽或花絲、穗梗的苞葉間直接侵入。該菌可隨種子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病菌生長適溫28—30℃。分生抱子萌發(fā)適溫20℃。高溫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擴展。

防治方法

1、前期準備。避免在低洼陰冷的地塊種植玉米,與豆科等作物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前茬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和病果穗,減少越冬菌源。

2、精選品種。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加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減輕發(fā)病,提高種子發(fā)芽率。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3、平衡水肥。增施有機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注意排灌排澇,降低田間溫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孕穗期要噴施壯穗靈,可強化農(nóng)作物生理機能,提高授粉、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

4、曝曬果穗。采收后貯藏前,曝曬果穗,使之水分控制在18%、脫下的籽粒保持在15%以下,才能做到安全貯藏。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97 second(s), 230 queries, Memory 1.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