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苗枯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6-26
  甘肅河西走廊豐富的光照資源和灌溉條件,是國內重要的制種基地。近幾年制種玉米苗枯病發(fā)生嚴重,并有發(fā)展趨勢,重病田發(fā)病率高達30%以上,甚至有的田塊嚴重缺苗,翻梨改種,已構成影響制種玉米高產、農民增收的重要問題,F將調查研究初步結果報道如下。

    一、癥狀與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發(fā)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長4—7葉期,表現的癥狀特點是葉片邊緣首先出現黃褐色枯死條斑,個別葉片或植株出現萎焉,3—5天后葉片變青灰色或黃褐色枯死。發(fā)病株根毛初期出現淡黃色至黃褐色侵染點,1—2天后即變?yōu)辄S褐色水漬狀壞死,嚴重時皮層腐爛,根毛脫落。拔起病株,在根部發(fā)病部位有時出現白色、灰白色或粉紅色霉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經分離培養(yǎng)和致病性測定,引起苗枯的病原主要是串珠鐮刀菌,在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上,小型分生孢子多串生,亦有球狀蔟生,橢圓形、卵形、紡綞形,無色、單胞,少數具一隔,大小為3.5—3.8um×2.2—5.2um;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有腳胞,有橫隔膜3—5個,亦有6—7個隔膜,但少數無色,大小5.5—60.0um×2.5—4.7um。

    二、流行規(guī)律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來源多,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

    1.病殘體和土壤帶菌。連作種植是造成病殘體、土壤帶菌的主要原因。據調查,連作1—3年的田塊,苗枯病發(fā)病率分別為7.1%、11.6%、15.9%,連作田塊長病類重的原因主要是鐮刀菌殘留土壤和病株殘體中大量繁殖和積累,使土壤病原基數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種作物吸收營養(yǎng)元素的選擇性,使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呈現生理不平衡,據測定,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N、P、K總量雖變化不大,但速效鋅、硼的含量成倍減小,水解氮和速效鉀的含量明顯降低,不均減少15—17ppm。因此使植株抗病力明顯降低。

    2.種子帶菌。這是苗枯病發(fā)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種子表面經用0.2%升汞消毒后分離監(jiān)測,種子帶菌率平均達0.5%—3.5%。

    3.肥料帶菌。近幾年農民對土地有機肥施入量減少,有的還生肥上地。在玉米產區(qū),豬、畜飼草料又多以玉米秸稈和籽粒粉碎為主要原料。經試驗,將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飼料喂養(yǎng)2天后,收集糞便,不經發(fā)酵腐熟穴施,玉米苗枯率達6.4%—13.5%,因此肥料帶菌也是造成苗枯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整地不平。土壤低洼積水處和距田埂四周發(fā)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粘重,溫度低且土壤濕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發(fā)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下降。

    5.發(fā)病與氣候的關系。據調查,4—5月氣候溫暖,土壤升溫快,幼苗發(fā)病輕。2001年4—5月未遇寒流侵入,氣溫較同期偏高1—1.5℃,出苗快,生長旺,發(fā)病率不超過10%,有的田塊只零星發(fā)生。而200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陰雨天較多,土溫低,發(fā)病率達5%—21%,嚴重的高達30%以上。

    三、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途徑較多,發(fā)病早,植株死亡速度快,防治難度大。因此要立足農業(yè)措施、種子消毒為主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

    1.輪作倒茬。要盡量合理安排茬口,與非玉米茬作物輪作,尤其以小麥、玉米帶狀種植后的茬地,要科學的安排前茬小麥帶進行小倒茬。

    2.深翻滅茬,平整土地。玉米收獲后要及時深翻滅茬,促進病殘體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減少土壤帶菌量。播前要精細整地,防止積水,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植株抗病力。

    3.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料。嚴禁生糞上地,阻斷肥料帶菌途徑,減少發(fā)病。

    4.種子消毒。播前1周,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克霉靈600倍液浸種40分鐘,涼干后播種;蛴眉た咕鷦1份加水20份的浸出液,浸泡種子12小時播種,既能防病又能壯苗增產。

    5.育苗移栽補苗。制種玉米經濟效益較高,適量的育苗移栽補苗,解決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斷壟是比較可行的途徑。方法是玉米播種時,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整理苗床或準備營養(yǎng)缽,為降低生產成本,營養(yǎng)缽可用舊塑料或牛皮紙自制,規(guī)格為直徑7—8厘米、高8—9厘米即可。苗床土和基質用過篩的爐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拌均后裝床和缽體中,澆水,2—3天后播種消毒種子。移栽時必須做到帶土(或基質)移栽,及時澆水,絕對不能傷根,造成緩苗,否則植株不能正常發(fā)育,影響授粉時間的配合和產量。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15 second(s), 39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