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優(yōu)質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3-17
核心提示:隨著農業(yè)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優(yōu)質小麥發(fā)展迅速,在優(yōu)質小麥的生產過程中,病蟲害始終是制約產量和品質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其發(fā)生蔓延,提高優(yōu)質小麥的商品性,實現優(yōu)質高產高效,增加農民收入,現將優(yōu)質小麥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簡述如下。

    隨著農業(yè)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優(yōu)質小麥發(fā)展迅速,在優(yōu)質小麥的生產過程中,病蟲害始終是制約產量和品質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其發(fā)生蔓延,提高優(yōu)質小麥的商品性,實現優(yōu)質高產高效,增加農民收入,現將優(yōu)質小麥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簡述如下。

    1.小麥播種期及苗期

    抓好小麥播種期及苗期病蟲害防治,有利于壓低小麥病蟲基數,也是整個生育期防治的基礎。此期防治重點一是以金針蟲為主的地下害蟲,二是以黑穗病、全蝕病為主的土傳及種傳病害,三是以灰飛虱、土蝗、蟋蟀為主的苗期害蟲。

    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實行輪作倒茬,全蝕病或紋枯病發(fā)生重的地塊盡量采取與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輪作2~3年的方法;

    ③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

    ④適期晚播,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播種能減輕病蟲害。注意耕作播種時,病田與非病田必須分開作業(yè),防止病菌傳播;

    ⑤種子處理及土壤處理。種子處理采用50%辛硫磷100~150毫升和20%三唑酮乳油30~35毫升,對水3~4千克,拌50千克種子。土壤處理是在造墑后,667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3千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2.5千克或粉銹寧、多菌靈各1千克均勻撒于地表,然后旋耕整地;

    ⑥小麥出苗后,注意地頭地邊的土蝗、蟋蟀每平方米達5頭可進行噴霧防治。

    2.返青-拔節(jié)期

    此期重點是以防治麥田草、紋枯病、根腐病為主,兼治小麥白粉病、銹病。對麥田雜草在3月中下旬,667平方米用18%億力5克或10%苯黃隆可濕性粉劑10克,兌水進行噴霧。同時可加入20%三唑酮10毫升或50%多菌靈40克兼治病害。

    3.孕穗~抽穗揚花期

    此期防治重點以吸漿蟲、麥蚜、麥蜘蛛,監(jiān)測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等。對于吸漿蟲每樣方(10厘米?0厘米?0厘米)達5頭以上地塊進行藥劑防治,提倡蛹期和成蟲期防治并重的原則。蛹期防治抓住小麥抽穗前的3~5天用藥,采用拌毒土:菊酯類農藥與辛硫磷1∶1混配200~250毫升,均勻的噴拌到25千克細沙中,與下午順壟均勻撒入麥田,然后澆水。成蟲期用藥在小麥抽穗后揚花前進行,可用蚜虱凈1000倍液;菊酯類于DDV1∶1混配1000倍液;快殺靈、益農神殺1000倍液與下午順壟進行噴霧。麥蜘蛛可用1.8%蟲螨克2500倍液進行噴霧。白粉病、銹病可667平方米用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50毫升對水進行噴霧。小麥抽穗后至揚花前,若天氣預報有3天以上的連陰雨,應立即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拖布津可濕性粉劑667平方米75克對水20~30千克,進行噴霧,可有效預防赤霉病的發(fā)生。

    4.灌漿期

    此期是多種病蟲為害的高峰期,也是防治關鍵期,重點是穗蚜、白粉病、銹病。由于此期各病蟲發(fā)生時間相近,因此可進行病蟲兼治。對于麥蚜以百穗蚜量達800頭以上時要及時防治,并混配殺菌劑和葉面肥進行,達到一噴綜防目的。如果用藥后7~10天如白粉病、銹病的病莖率達30%以上的地塊,應進行第二次噴施防病藥物和葉面肥。推廣藥劑種類有:小麥赤霉病可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667平方米75克;小麥蚜蟲用10%吡蟲啉或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667平方米25~30克;菊酯類農藥與辛硫磷1∶1混配667平方米60~80毫升;667平方米30毫升菊酯混配10克吡蟲啉。小麥白粉病、銹病用20%三唑酮乳油667平方米40~50毫升;40%黑腥必克30~40克。667平方米用水量20~30千克,特別是病害嚴重地塊藥液要足,能顯著提高防治效果。
 
分享:
關鍵詞: 小麥 病蟲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717 second(s), 327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