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shù) » 種植技術(shù) » 蔬菜 » 正文

萵苣病害大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6-01-01  來源:今日農(nóng)事
核心提示: 葉部病害-萵苣灰霉病 特征: 苗期染病。受害莖、葉呈水浸狀腐爛;成株染病,始地近地表的葉片,初呈水浸狀,后迅速擴大,莖基
    葉部病害-萵苣灰霉病
    特征:
    苗期染病。受害莖、葉呈水浸狀腐爛;成株染病,始地近地表的葉片,初呈水浸狀,后迅速擴大,莖基腐爛,皰面上生出灰褐或灰綠色霉層,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氣干燥,病株逐漸干枯死亡,霉層由白變灰變綠;濕度大時從基部上潰爛,葉柄呈深褐色;留種株花器花柄受害后呈水浸狀腐爛。
    防治:
    (1)收獲后,及時處理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及時深翻,減少菌源。
    (2)加強管理,增強抗病力。
    (3)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葉部病害-萵苣病毒害
    特征:
    苗期發(fā)病,出苗后半個月顯癥。第一片真葉現(xiàn)出淡綠或黃白色不規(guī)則斑駁,葉緣不整齊,出現(xiàn)缺刻。二、三片真葉染病。初現(xiàn)明脈,逐漸現(xiàn)出黃綠相間的斑駁或不大明顯的褐色壞死斑點及花葉。成株染病癥狀有的與苗期相似,有的細脈變褐,出現(xiàn)褐色壞死斑點,或葉片皺縮,葉緣下卷成筒狀,植株矮化。采種株染病,病株抽薹后,新生葉呈花葉狀或出現(xiàn)濃淡相間綠色斑駁,葉片皺縮變小,葉脈變褐或產(chǎn)出褐色壞死斑,致病株生長衰弱,花序減少,結(jié)實率下降。
    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種植無病種子。紫葉型萵苣種子的帶毒率比綠葉型低。
    (2)適期播種,播前、播后及時鏟除田間雜草。
    (3)發(fā)現(xiàn)蚜蟲及時防除,減少傳毒。
    (4)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抗毒劑1號水劑30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葉部病害-萵苣霜霉病
    特征:
    成株期葉片自下而上發(fā)病,開始葉片出現(xiàn)淡黃色近圓形病斑,擴展中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潮濕時病斑背面長有白色霜狀霉層,嚴重時葉正面也長有白色霉層,病斑擴展相互融合成大片枯死斑,變成黃褐色,最后整片葉干枯死亡。
    防治:
    (一)選種抗病品種 紅皮萵苣、萬年樁萵苣、尖葉子萵苣和青麻葉萵苣較抗病。
    (二)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漬水,降低地面濕度,收獲后清除病株殘葉。
    (三)噴藥 發(fā)病初期噴灑64%惡霜錳鋅(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甲霜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10天噴1次共2~3次。
    莖部病害-萵苣莖腐病
    特征:
    多從莖基部發(fā)病,開始形成褐色水漬狀病斑,并逐漸上向基部,下向根基部擴展,病部組織腐爛,在潮濕條件下,表面長有白絮狀菌絲,并和有黑色鼠糞狀菌核,病株上部很快萎蔫枯死。
    防治:
    (一)輪作及深耕 有條件的地區(qū),最好與水稻或其他禾本科作物隔年輪作。如連作應(yīng)在前作收獲后進行土壤深翻,將菌核深埋在土壤下層,使其不能抽出子囊盤。
    (二)選用抗病品種:如紅葉萵筍、掛絲紅、紅皮圓葉等帶紅色的萵筍品種較抗病。
    (三)合理施肥 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控制速效氮肥。也可噴灑0.2%~0.5%的復(fù)合肥或植寶素6000倍,增加植株抗病力。
    (四)鋪設(shè)地膜,阻斷子囊盤出土 為了避免雜草在膜下生長,最好用黑色(或下黑上白)地膜覆蓋,為避免地膜吸熱灼苗,必要時在膜上撒層細土,或澆水降溫。在未鋪地膜的田要及時除草,并將除下的草與病株一同及時攜出田外,避免蔓延到健株上去。
    (五)發(fā)病初及時噴藥 可選用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農(nóng)利靈)、50%異菌脲(撲海因)、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編輯:foodnews

 
分享: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94 second(s), 248 queries, Memory 1.5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