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薏米黑穗病防治技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9-22
核心提示:薏米又名薏仁、六谷米等,屬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食藥兼用植物,也是我國古老的食藥皆佳的糧種之一,其果仁具利尿、安神、健脾等功效。
       薏米又名薏仁、六谷米等,屬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食藥兼用植物,也是我國古老的食藥皆佳的糧種之一,其果仁具利尿、安神、健脾等功效。薏米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含蛋白質13.7%、脂肪5.4%、碳水化合物64.7%,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且比例接近人體需要;脂肪中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所含B族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無機鹽也十分可觀。此外,薏米還含有藥用價值很高的薏醇和β-γ兩種谷甾醇,這些特殊成分也是薏米具有防癌作用的奧秘所在。 
    
       隨著各地種植時間的延長和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使薏米黑穗病的發(fā)生危害日趨嚴重,直接影響到薏米產(chǎn)量和質量,F(xiàn)根據(jù)薏米黑穗病的發(fā)生特點和規(guī)律,介紹一套有效的綜防措施,以供廣大薏米種植戶參考。 
    
       一、為害癥狀:薏米黑穗病主要為害種子,也侵害葉片和幼芽。苗期一般不顯癥,當植株長到8-9片葉開始進入幼穗分化期后,葉片開始顯癥,在上部2-3片嫩葉的葉片或葉鞘上形成單一或成串紫紅色瘤狀突起,后變紅褐色呈干枯狀,剝開可見黑粉狀物。子房染病,受害子房膨大為卵圓形或近圓形,部分隱藏在葉鞘里,初帶紫紅色,后漸變黑褐色,內部充滿黑粉狀物,外有子房包圍,染病株主莖及分蘗莖的每個生長點都變成一個個黑粉病皰,病株大多不能結實且會形成菌癭。 
    
       二、病原菌:薏米黑穗病由擔子菌亞門薏苡黑粉菌侵染引起。冬孢子卵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黃褐色,密生小刺或瘤。冬孢子散生,萌發(fā)時產(chǎn)生具隔的初生菌絲,從初生菌絲的1個菌孢上頂生或側生出擔孢子,擔孢子發(fā)芽產(chǎn)生次生擔孢子。 
    
       三、發(fā)生特點:薏米黑穗病病菌以冬孢子附著于種子上或土壤里越冬,翌年4-5月氣溫達到20℃以上時,病菌孢子萌發(fā),首先感染薏米的幼芽。7月下旬,病菌隨著植株生長點的生長上升到穗部,致抽穗期種子遭病菌感染而形成黑穗,當黑穗上的小黑皰裂開時,又散出黑褐色的擔孢子,造成重復感染或落到土中,引起下年發(fā)病。該病只為害薏米,不為害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四、發(fā)病原因
 
       1、種子帶菌。種子帶菌率高是導致薏米黑穗病重發(fā)的首要原因。調查發(fā)現(xiàn),種植薏米的農戶對健株留種的觀念淡薄,采種較為隨便,導致種子帶菌率提高,成為下年發(fā)病的主要菌源。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大面積連年種植為薏米黑穗病的侵染循環(huán)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薏米收獲后,不少種植戶因未能及時將田塊烤干,把棄置于田間的枯、殘稈葉收集曬干燒毀,為下年病害提供了大量菌源。受山區(qū)條件的限制,大多數(shù)種植戶只能采用傳統(tǒng)的鋤鍬耕作,不易對田塊進行深翻,田間菌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深埋。為追求產(chǎn)量,薏米種植密度大、偏施氮肥等因素,也促進了病菌的擴展和蔓延。根據(jù)薏米黑穗病的發(fā)病特點,應以預防為主,但有的種植戶不注意種子和土壤消毒處理,直到發(fā)生病害,才噴施藥劑防治,防效差,且達不到防治目的。  
    
      五、防治技術  
    
      1、及時徹底清園。入冬后,將田塊烤干,收集病株殘體和枯萎葉集中燒毀,進行冬翻曬土,清除田邊雜草,以減少田間越冬菌源量。  
    
      2、種子及土壤消毒處理。實行健株留種,減少種子帶菌量。經(jīng)過多年的試驗示范,播種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5%拌種,防治效果均達100%;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施行潑澆。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配施磷、鉀肥。同一田塊,盡量避免連年種植。合理種植密度,降低田間濕度,減少菌源感染。施足底肥,不施帶菌癭的肥料,氮、磷、鉀肥要合理搭配,適當增施鉀肥,提高薏米的抗病性。薏米進入抽穗期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檢查,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毀。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薏米 黑穗病 防治 技巧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51 second(s), 63 queries, Memory 1.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