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梢月牭饺藗儽г鼓承┤藨校“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整個人軟塌塌的,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動一下就少動一下。
他們很多其實也不是懶,很多人都是犯上了脾氣虛的偏差。脾氣主升,給人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脾氣一虛,就像是沒了氣的氣球,整個癟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說他們“沒脾氣”,因為脾氣一虛,就算是準備干點事,往往也很難堅持下來,缺乏一股干勁兒。
我們常用“中氣十足”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洪亮,這個“中氣”包括脾氣,脾胃居身體中央,所以脾氣又稱中氣。中氣不足的人,說話往往低聲細語的,性格也比較內(nèi)向。
脾氣虛的人應(yīng)該怎么調(diào)理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有節(jié),飯吃八分飽。
《說文解字》徐注說:“脾主信藏志,信生于土。 ”“脾主信”說的是脾的功能是有節(jié)律的,到時間該吃飯就吃飯,然后讓它去消化吸收,不能不停地吃,老讓它工作,也不能有一頓沒一頓的,這樣就是“失信”了。
為什么飯吃八分飽呢?可以說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要給肚子留一點空間,這樣才能讓它動起來。玩過益智游戲“華容道”的人都知道,必須留兩個空格,才能讓棋子走動。吃得太多,把胃堵實了,它就不容易動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當(dāng)你感覺吃飽了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吃多了。所以適當(dāng)?shù)亓粝乱稽c空間對機體有益。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還說,老人“七十歲,脾氣虛”,也就是說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也開始自然減退,而我們很多老年人,有節(jié)約的習(xí)慣,看到碗里還剩一點飯,即使感覺吃飽了也會勉強自己吃下去,其實這一點也應(yīng)該引起注意。
脾氣虛的人,可以試試以下三個食療方。
第一個是藥粥。
原料:黨參(或西洋參)3克、山藥12克、陳皮3克、生薏仁10克、粳米50克(或小米)。
做的時候,把除了陳皮之外的藥材和粳米一起熬粥。陳皮最好用廣東新會縣出的新會皮,新會皮較香。陳皮需要先用水洗凈泡30分鐘,然后剁得碎碎的。粥快熬好時,把陳皮帶水一起放入粥中,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再加入少量的鹽,稍微煮一下攪拌均勻,一道健脾益氣的藥粥就做成了。脾氣虛的人往往容易夾濕,所以加薏仁米,有些人不喜歡薏米的味道,也可以先用薏米煮汁,再用藥汁和其他材料一起熬粥。
脾氣虛的人,也可以吃點大棗。
這個棗怎么吃呢?例如每天做飯蒸饅頭、蒸菜的時候,就把大棗放鍋里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變化,第二天做飯的時候,繼續(xù)放進去蒸,蒸兩三次之后,大棗就熟透了。蒸熟的棗,糖的轉(zhuǎn)化特別充分,吃起來味道也特別好。有不少中藥的泡制就是這樣經(jīng)過幾次蒸曬而制成的。
還有一個益脾餅,可以給小孩當(dāng)零食吃。
用茯苓30克、白術(shù)15克、干姜2克、紅棗30克、雞內(nèi)金10克、炒山楂10克共為細粉,面粉250克,發(fā)酵后,放入藥粉和勻,再加適量菜油、食鹽烙成餅,八成熟時取出,切成棋子大的方塊,再放在鍋上慢慢烘干即可。
益脾餅的功效是健脾益氣、開胃消食,是脾胃同調(diào)的餅干食品,做好后適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病等患者。
【相關(guān)閱讀】
食療調(diào)養(yǎng)脾虛 20種食物補脾胃、益氣血
胃病食療:10種食物健脾養(yǎng)胃效果佳
敗火食療法用錯反傷身:多吃“苦”易傷脾胃
養(yǎng)生:桂圓9大食療方 早吃補脾晚吃安神
桂圓食療法:晨吃補脾 晚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