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獨特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但鮮棗采后在自然條件下存放,僅有幾天的鮮脆期,果肉會很快變褐、軟化。經(jīng)過幾年的試驗研究,筆者認為,要想延長鮮食棗的貯藏保鮮期,必須抓住以下幾項關(guān)鍵技術(shù):
一、選擇耐貯藏品種
一般來說,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耐貯藏,兼用品種比鮮食品種耐貯性好。目前,冬棗的品質(zhì)和耐貯性在鮮食棗中有"棗果之王"之美稱(一般認為冬棗是指果實生育期在120天以上的晚熟品種,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比較耐貯的冬棗品種有以下幾種:沾化冬棗、大雪棗、薛城冬棗、成武冬棗、九月青。
二、做好采前管理
必須做好棗園的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增強棗果本身的耐貯性。在采前半個月對樹冠及棗果噴施0.2%氯化鈣溶液和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以增加棗果的鈣素含量及防止霉菌感染。
三、掌握好適宜采收期
在一定范圍內(nèi)(由白轉(zhuǎn)紅期-全紅)成熟度越低越耐貯藏。實驗證明,初紅果(25%以上著色)最耐貯,所以,貯藏鮮棗應(yīng)以紅果為主。
四、控制好貯藏環(huán)境
實踐證明,適宜的貯藏環(huán)境條件如下:①棗果的冰點比一般的水果低,在高于冬棗冰點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越低貯藏效果越好。成熟度不同冰點溫度有差別,所以不同成熟期的冬棗應(yīng)分別對待,一般掌握在0℃~1℃比較好。在冷藏條件下,適合冬棗貯藏的相對濕度為90%~95%.②在冷藏條件下,氧氣含量應(yīng)控制在3%~6%.冬棗屬于對二氧化碳非常敏感的品種,適宜的二氧化碳含量應(yīng)為2%~4%.
五、采用合理的貯藏設(shè)備
棗的貯藏一方面要有一定的低溫密閉條件,以減少水分散失,并適當降低呼吸強度;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適當?shù)耐笟庑,以防止乙醇積累。因此,貯藏時一般用0.05毫米厚的PVC打孔袋包裝,可預(yù)防二氧化碳中毒,同時也可保持袋內(nèi)濕度,保證果實的新鮮狀態(tài)。在低溫條件下貯藏鮮棗,一般用能裝0.5~1千克的塑料小袋包裝(袋側(cè)面打直徑3~4毫米的小孔各2~3個).將25%著色、無傷、無病蟲害的棗果預(yù)先在2%氯化鈣溶液中浸泡30分鐘,在5℃~6℃條件下預(yù)冷1~2天。待棗溫降至6℃~7℃后裝袋,扎緊袋口,置溫度為0℃~1℃、相對溫度90%~95%的冷庫內(nèi)貯藏。
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貯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溫度、濕度、氣體成分的調(diào)節(jié)。同時每隔7~10天抽樣檢查一次,及時處理不宜再貯藏的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