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鹿花菌
發(fā)布日期:2007-10-10
核心提示:編號 PRB.1327 圖 例 中文學(xué)名 褐鹿花菌 拉丁學(xué)名 Gyromitra fastigiata (Krombh.) Rehm. 中文別名 帚狀鹿花菌 同物異名 Gyromitra brunnea Underw. 圖 1327 褐鹿花菌 : 1. 子囊果, 2. 孢子, 3. 子囊及側(cè)絲 分類地位 盤菌目、馬鞍菌科、鹿花菌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囊果一般
編號 |
PRB.1327 |
圖
例
|
|
中文學(xué)名 |
褐鹿花菌 |
拉丁學(xué)名 |
Gyromitra fastigiata (Krombh.) Rehm. |
中文別名 |
帚狀鹿花菌 |
同物異名 |
Gyromitra brunnea Underw. |
圖 1327 褐鹿花菌 : 1. 子囊果, 2. 孢子, 3. 子囊及側(cè)絲 |
分類地位 |
盤菌目、馬鞍菌科、鹿花菌屬 |
形態(tài)特征 |
子囊果一般較小或中等大。蓋部皺曲近似馬鞍形或整體呈腦狀,直徑4-8(15)cm,高3.5-5cm,子實層面黃褐色至赭褐色,或近棕褐色。不育面黃褐至乳黃色,平滑。菌柄近圓柱形或扁壓、平滑或有皺溝,有的上部分裂,中空、色淺。子囊圓柱形,孢子8個,單行排列,320-380μm×17-21μm。孢子橢圓狀,梭形至近梭形,表面有網(wǎng)紋,兩端具明顯銳或鈍的小尖,含油滴,28-37μm×12-16μm。側(cè)絲線形,上部多分枝,有分隔,頂部膨大呈棒狀,5-13μm。 |
生態(tài)習(xí)性 |
夏秋季在云杉等針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
分布地區(qū) |
四川、吉林、西藏等。 |
經(jīng)
濟
用
途
|
有毒,含鹿花菌素(MMH,gyromitra toxins),誤食會引起溶血癥狀。 |
#p#分頁標(biāo)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