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樣檢驗指從批量為N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單位產品組成樣本,然后對樣本中的所有單位產品按產品質量特性逐個進行檢驗,根據(jù)樣本的檢驗結果判斷產品批合格與否的過程。抽樣檢驗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紀20年代,那時就開始了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制定抽樣檢查表的研究。1944年,道奇和羅米格發(fā)表了合著《一次和二次抽樣檢查表》,這套抽樣檢查表目前在國際上仍被廣泛地應用。1974年,ISO發(fā)布了“計數(shù)抽樣檢查程序及表”(ISO2859-1974)。我國也在ISO標準同等采用基礎上建立了抽樣檢驗國家標準GB2828-87“逐批檢查計數(shù)抽樣程序及抽樣表”。此外,我國于1991年發(fā)布了GB/T13262-91“不合格品率的計算標準型一次抽樣檢查及抽樣表(適用于孤立批的檢查)”等國家標準。
一 抽樣檢驗基本術語與分類
(一) 術語
1.批:相同條件下制造出來的一定數(shù)量的產品,稱為“批”。在5M1E基本相同的生產過程中連續(xù)生產的一系列批稱為連續(xù)批;不能定為連續(xù)批的批稱為孤立批。
2.單位產品:為了實施抽樣檢查而對產品劃分的基本單位。單位產品可按自然劃分,如一批燈泡中的每個燈泡稱為一個單位產品。有些時候必須人為規(guī)定,如一米布、一匹布等
3.批量和樣本大。号渴侵概邪膯挝划a品個數(shù),以N表示。樣本大小是指隨機抽取的樣本中單位產品個數(shù),以n表示。
3. 抽樣檢驗方案:規(guī)定樣本大小和一系列接受準則的一個具體方案。
4.兩類風險α和β:由于抽樣檢驗的隨機性,將本來合格的批,誤判為拒收的概率,這對生產方是不利的,因此稱為第I類風險或生產方風險,以α表示;而本來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誤判為可接受,將對使用方產生不利,該概率稱為第II類風險或使用方風險,以β表示。
(二) 抽樣方案分類
1.按產品質量特性分類,抽樣方案有兩大類
(1)計數(shù)抽樣方案:單位產品質量特征值為計點值(缺陷數(shù))或計件值(不合格品數(shù))的抽樣方案。
(2)計量抽樣方案:單位產品質量特性值為計量值(強度、尺寸等)的抽樣方案。
2.按抽樣方案的制定原理來分類,有三大類:
(1)標準型抽樣方案:該方案時為保護生產方利益,同時保護使用方利益,預先限制生產方風險α的大小而制定的抽樣方案。
(2)挑選型抽樣方案:所謂挑選型方案是指,對經(jīng)檢驗判為合格的批,只要替換樣本中的不合格品;而對于經(jīng)檢驗判為拒收的批,必須全檢,并將所有不合格全替換成合格品。
(3)調整型抽樣方案:該類方案由一組方案(正常方案、加嚴方案和放寬方案)和一套轉移規(guī)則組成,根據(jù)過去的檢驗資料及時調整方案的寬嚴。該類方案適用于連續(xù)批產品。
3.按抽樣的程序分類
(1)一次抽樣方案:僅需從批中抽取一個大小為n樣本,便可判斷該批接受與否。
(2)二次抽樣方案:抽樣可能要進行兩次,對第一個樣本檢驗后,可能有三種結果:接受,拒收,繼續(xù)抽樣。若得出“繼續(xù)抽樣”的結論,抽取第二個樣本進行檢驗,最終做出接受還是拒收的判斷。
(3)多次抽樣:多次抽樣可能需要抽取兩個以上具有同等大小樣本,最終才能對批做出接受與否判定。是否需要第i次抽樣要根據(jù)前次(i-1次)抽樣結果而定。多次抽樣操作復雜,需做專門訓練。ISO2859的多次抽樣多達7次,GB2898-87為5次。因此,通常采用一次或二次抽樣方案。